徕康医疗

数字医疗 / 公卫一体化
产品 ( 方案 ) 创领品牌

这是描述信息
电话

全国咨询热线:

400-8060-622

/
/
/
“AED借我们用一下!患者没心跳了!” 上海疫情下的公共急救挑战

相关资讯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AED借我们用一下!患者没心跳了!” 上海疫情下的公共急救挑战

  • 分类:AED科普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3-31 15:3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上海和北京救护车上装备的配备:上海和北京的救护车上都是没有AED的;据说深圳少数的救护车上有配备AED。可能很多朋友会不理解,为什么救护车上不配备救命神器AED啊?!因为救护车上有医务人员,他们使用的手动除颤器,手动除颤器不是AED。他们有很多不同。

“AED借我们用一下!患者没心跳了!” 上海疫情下的公共急救挑战

【概要描述】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上海和北京救护车上装备的配备:上海和北京的救护车上都是没有AED的;据说深圳少数的救护车上有配备AED。可能很多朋友会不理解,为什么救护车上不配备救命神器AED啊?!因为救护车上有医务人员,他们使用的手动除颤器,手动除颤器不是AED。他们有很多不同。

  • 分类:AED科普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3-31 15:37
  • 访问量:
详情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急救科普人及贤集网等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视频

其实在十几年前,我做120医生的时候,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请注意是类似的情况,只能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不能完全照搬。现在我已经不做急救医生了,是一个做急救科普、急救普及、急救培训的普通人。所以,今天我就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说几句。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上海和北京救护车上装备的配备:上海和北京的救护车上都是没有AED的;据说深圳少数的救护车上有配备AED。可能很多朋友会不理解,为什么救护车上不配备救命神器AED啊?!因为救护车上有医务人员,他们使用的手动除颤器,手动除颤器不是AED。他们有很多不同。

所以,我们就明白了第一个问题,如果救护车上既有手动除颤器也有AED,我是可能会把AED借给他们的。因为手动除颤器比AED更强大。

另外,手动除颤器比AED要复杂很多,需要专门的培训,不要说普通人不会用,很多医生(比如口腔科、眼科、皮肤科)甚至都不会用。

第二,我们要明确一下上海和北京救护车上人员的配备:

上海的救护车上一般配置3个人:一个司机,一个医生,一个担架员(急救员,但这个担架员确实不是医务人员)。

北京的救护车上一般配置3-5个人,一个司机,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很多救护车上还会配备1-2个担架员(急救员,同样这个担架员不是医务人员)。

所以我们就明白了第二个问题,上海的救护车上只有一个医务人员:急救医生。北京的救护车上有两个医务人员:急救医生和急救护士。

结合以上两条,我们就会明白:如果救护车上的手动除颤器要借给普通人去使用,就必须有医务人员一起去。单独借给普通人手动除颤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在上海,如果把手动除颤器借给普通人,就必须要医生也跟着去。而救护车上这个患者的病情就处于真空状态了。如果患者发生意外,这个医生和120都有相对应的法律责任。

我想大家能明白这个救护车上的医生为什么很为难了吧!

 

(AED普及知识)

便携式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成为人类对抗死神的武器。经过简单培训,普通人就可以使用AED对心脏骤停者施救。如果4分钟内使用AED施救,心脏骤停者救活的概率高达90%。

心脏骤停,又名心源性猝死,成因非常复杂。熬夜、缺氧、运动量大、骤冷骤热、血糖过低、电解质异常或是经历撞击都可能引发心脏骤停。无论男女老幼,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专业人士无法在急救时限内赶到,挽回生命的希望就落在了普通人肩上。

有80%的心脏骤停是室颤,而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尽早用除颤仪进行除颤。AED又被称作“傻瓜除颤器”,经过简单的培训,普通人也能借助AED抢救患者.

AED能够自动监测患者心律并施以电击,使室颤中的心脏恢复正常运作。据日本官方统计,经过AED除颤再进行按压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能提升到53.5%,比徒手心肺复苏高出三倍。在北京地铁的施救案例中,有80%到90%的成功案例,都是靠AED救活的。为了降低使用门槛,AED还会辅助语音或视频,提醒施救者进行按压或人工呼吸。

自2004年,日本开始普及AED,当年在公共场所铺设了1307台,到了第十三个年头(2016年),日本公共场所共铺设了68.8万台AED,每十万人拥有AED数量已经达到215台。如果算上日本消防机构、医疗机构铺设的数量,日本每十万人拥有AED数量已经超过600台,是全球AED密度最高的国家。

与日本不同,美国则是立法先行。1995年,美国立法开展“公共除颤计划”,政府每年投入3000万美元专项资金用于AED的购买和铺设。在美国,急救车5分钟内无法到达的公共场所,全都要依法设置AED。除了设备普及外,美国还在立法上保护救援者的合法权益,2000年,美国颁布联邦心脏停搏救援法,非专业人士使用AED设备进行救助,造成的后果可以免除责任。立法的推进,使美国的AED很快达到了平均每十万人317台的普及率。

 

全国普及的理想与现实

相比之下,2019年,中国每十万人仅有0.2台AED,显得非常落后。

尽管救治效果显著、使用门槛低,但AED在中国的普及进度却比较缓慢。早在2006年,北京首都机场安装了11台AED,这也是最早拥有AED设备的公共场所。

但经历了十三年的推广,到了2019年,全国公共场所安装的AED总数仅有2800台,平均每年只增加215台。

一边是AED普及密度不高,另一边却是心源性猝死人数的不断增加。据深圳政府在线网站披露的数据,2014年至2017年间,深圳市院前急救猝死人数从1897人增加到3000人以上,平均每年增长16.5%。从急救响应速度的变化上来看,这并非急救系统的失职。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差,一线城市的心脏骤停人数每年都在增长。

倘若按照14亿人口,每十万人300台AED的发达国家标准,全国大概需要安装420万台AED。

2021年12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602号),对哪些公共场所应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有了统一的要求,明确规定:

1.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应按照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优先保障重点公共场所,加大配置密度。

2.优先在人口流动量大、意外发生率高、环境相对封闭或发生意外后短时间内无法获得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

3.规定建议在19类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包括:城市轨道交通、长途车、铁路列车、飞机以及交通场站、大型企事业机关单位、工厂车间、城市广场、教育和培训机构、养老机构、社区、体育和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商超、酒店、旅游景点、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和警车、消防车等应急载具内。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网站首页      |      公司介绍      |      新闻资讯      |        产品介绍        |         解决方案       |      招商代理      |      平台入口       |        旗下品牌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逸华路星达嘉湖工业园2号厂房2楼        400咨询热线:400-8040-622            公司电话:0760-89871278            公司传真:0760-89871279

版权所有 © 2019 广东徕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54791号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中山          

徕康医疗